2024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严格按照上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不断夯实农业农村法治工作基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依法治农、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法治能力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法治建设落地落实。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为成员的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压实责任,明确局属各单位负责人是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局党组将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列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将局属各单位法治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实现了法治建设工作和中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行政执法数据统计情况
2024年,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35710件次。其中,行政许可(含行政许可初审)29件次,产地出省检疫61张36838头,省内检疫8114张,屠宰检疫27385张证,行政处罚16件次,行政强制0件次,行政裁决0件次,行政检查70件次,行政奖励0件次,行政确认0件次,行政征收征用0件次,其他执法行为35件次。
行政许可(含行政许可初审)申请29件次,受理29件次,准许许可29件次。撤销许可0件次,经过听证程序0件次。
行政处罚立案16件,移送公安机关0件,结案12件,结案率75%。罚没金额18.122万元。首违不罚0件,轻罚0件,分别占结案总数的0%和0%。
全年实施行政强制0件次,其中,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0件次,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措施0件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0件。
(三)行政执法培训情况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始终把局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列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工作。形成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二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三是通过参加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农业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四是通过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五是通过行政执法证人员考试系统对新招录公务员和局属事业单位人员进行普法培训和考核。切实提升执法业务水平,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和执法行为。
(四)行政执法制度落实情况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公开行政执法有关情况和数据,如:公示行政许可29件,行政处罚16件。二是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年装卷归档行政许可29件,行政处罚16件。其中有音像记录的5件。三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共有50项属于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范围。法制审核人员3名,其中取得法律职业资格0人。2024年共有16件案件经法制审核,通过16件,不予通过0件。
(五)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推行情况
本部门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已在网站公示并印发执行,清单共302项,其中,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18项;一般违法行为从轻行政处罚清单302项;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302项。2024年,本单位共作出行政处罚16件,其中免予行政处罚0件,从轻行政处罚0件,减轻行政处罚2件。
(六)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情况
根据上级有关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文件精神,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现改革已经到位。2020年12月,市编委印发了《中共祁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祁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祁编发[2020]53号)文件。组建祁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设祁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科级,归口市农业农村局管理。设综合室、案件审理室2个内设机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中队、动物监督检疫屠宰执法中队、渔业渔政执法中队、耕保农机执法中队等4个直属中队。核定编制64名。核定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1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副局长1名。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设大队长1名(副科级),副大队长2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主任2名,4个直属中队各设中队长1名、副中队长2名。
(七)特色亮点工作及经验做法
一是严查严打破坏生产秩序、扰乱农资市场行为。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完善监管措施,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利用黑恶势力通过敲诈、恐吓等非法手段扰乱农资市场行为,坚决杜绝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违规现象,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709人次,开展执法检查634次,共排查291家种子、农药、肥料、农膜、兽药、饲料等农资生产经营场所、15家水产养殖企业(场、合作社)、217家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屠宰场(厂)及肉类餐厅和销售店,排查农业机械与大型工程机械2321台;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6件(其中:农资案件3件、动物卫生监督及畜禽屠宰案件5件、渔政案件6件、宅基地案件1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件),结案12件,共计罚没款18.122万元。二是加力加压整治侵占涉农补贴、集体资产行为。我局结合“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和土地流转秩序,防止侵吞农村集体资产、侵占涉农资金、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等行为的发生,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由农经站直接或委托专业机构对农村开展了村级财务审计。三是深入开展十年禁渔,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1是强化宣传。通过张贴《禁渔通告》《禁捕通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4.9万份。2是协同配合。借助河湖长制"河长(湖长)+警长+护渔员"三级护河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结合"河(湖)长制",以镇村河(湖)长、护渔员对辖区内河段开展巡查为主,相关部门、渔业执法人员和河长办开展全流域巡查执法为辅,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3是大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将"中国渔政亮剑2024”、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重点水域禁渔、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及清理整治违法渔具、打击电鱼活动、春季禁渔和十年禁捕工作有机结合。全市共组织联合执法行动18次,出动巡查及执法人员余367人次,立案查处涉渔案件6起,清理整治违禁捕鱼网具316张(副),收缴违规钓具476副、涉渔三无船只或竹筏36艘,放生鱼获获余182公斤。四是我局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中,确立以蔬菜、水果、禽蛋、猪肉、牛肉、羊肉为重点产品,监督其质量安全与合法、合规化操作生产,对使用违禁农药、兽药,以及农残、药残超标等违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同时以水产养殖场、养殖户为重点对象,严厉打击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及其它化合物、停用药物、出塘时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的行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执法力量薄弱。祁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现有编制64个,实际到岗20人,办公室、财务等内勤必要岗位安排后,真正参与到执法一线人员不到20人。经过整合全市农业系统的执法职能,执法范围和任务非常繁重,执法力量不足日益显现。
二是普法宣传活动较少。虽然我们在平时执法过程中也深入田间地头、河流、村组进行各项宣传活动,但普法宣传规模大的、影响力广的宣传活动较少。
三、下步工作计划及举措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要求,结合本局实际,我局下步工作计划及举措。
(一)是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纳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局机关党委及所属支部学习内容。全面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
(二)是推动法律法规进村入户。培育农村学法用法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示范户,推动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利用宪法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省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社会覆盖面广、基层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普法活动。
(三)是开展 “湘剑”护农执法行动。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围绕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质量、长江禁渔、品种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情防控、畜禽私屠滥宰、农业资源保护、农村宅基地等领域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四)是开展执法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建立单周(月)内部学法、座谈研讨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办案水平。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和农干院举办的全国农业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农业处罚案卷评查与研讨交流。积极参与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比武活动。组织参加全省行政执法证考试。
(五)是推进简政放权。按照“凡是依申请的事项均纳入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原则,全面清理局系统承担的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所有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杜绝“体外循环”。
(六)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我局“两库一清单”(执法人员库、检查对象库、检查事项清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规则。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市场监督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统筹制定我局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按照跨部门联合检查要求发起和参与部门联合抽查,及时将抽查检查结果对外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