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开展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专题会议封闭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一规划两方案》及省、市、县配套文件。二是线上课堂分散学。邀请全市60余家商贸企业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线上法治云课堂、开工第一课学习2次。三是交叉检查相互学。与双牌、金洞、岳阳市三地商务局联合开展了行政执法交叉检查,我局共派出执法人员3人,实地走访双牌、金洞商贸企业12家,邀请岳阳市商务局来我县检查商贸企业10家,查阅执法案件3册,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2条,收到整改意见及建议3条。四是送法下乡集体学。邀请法律顾问到全市商贸企业共开展普法宣讲活动6场次,培训企业30余家,培训人员600人次,发放普法读本700余册。
(二)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
一是一把手牵头抓总。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分别于3月、5月、7月、9月相继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听取和调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二是分管领导狠抓落实。年初就制定出台了《祁阳市商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祁阳市商务局贯彻落实湖南省“一规划两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分配到所有班子成员及各股室,有力地确保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三是班子成员督办跟进。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共开展2次专题督导,对推进不力的股室和个人会议通报1次,警示约谈2人,发送整改提醒函3次,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纵深推进。
(三)创新宣传手段,打造多彩舞台。
一是专题活动宣传。我们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在白竹湖广场开展了商务行政执法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宣传、现场宣传咨询、真假成品油样品展示等方式,重点围绕汽车销售、二手车拆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成品油等商务领域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开展宣传,共向过往市民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现场接受咨询、举报、投诉300人次。二是微信工作群宣传。我们邀请全市大型商超、加油站、二手车交易、汽车销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回收、餐饮等商务领域企业组建了“商务法治在线”工作微信群,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时报道商务执法新动态,集中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件。三是学法考法宣传。2024年普法网络学习任务完成率达到100%,网考通过率达到100%,其中90分以上28人,优秀率80%。
(四)规范行政执法,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全面梳理商务领域法律法规。我局对商务法律法规赋予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执法权有关条款进行整理,制定修改了《祁阳县商务局抽查事项清单》,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保护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二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牵头组织市监、公安、环保、交通、税务等部门开展商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4次,商务局单独组织检查1次,抽查大型商超、加油站、二手车交易、汽车销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12家,检查结果录入率、公示率100%,跨部门联合抽查比率80%。三是精心部署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全年联合城管、消防、应急、市监等部门部署开展燃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成品油、电动自行车、市场消防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6批次,出动执法车辆65台次,执法人员195人次,共查处涉嫌非法收购报废汽车案件1起,查封报废机动车10台;查处非法回收报废液化气钢瓶案件1处,查封准备压扁处理的报废液化气钢瓶1300余个;查处非法储存成品油案件3起,查封储油加油设施2套。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境,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职责,无职权。虽然商务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监管的行业和领域很宽很广,因为没有执法权,发现涉嫌违法行为,只能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真正能直接管住管好的行业领域屈指可数。二是有任务,无经费。我们每年承担商务领域安全生产、法治政府建设、“双随机、一公开”、政务联动处置等7项工作,需要配合完成6个市直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全年几乎每天都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各类文字材料和表格,每周都要到商贸企业检查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然而我们却既没有执法车辆,也没有执法工作经费,财政支持力度十分薄弱。三是有股室,无人员。祁阳市商务局市场秩序股现有工作人员6人,真正参与日常工作的只有3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三、2025年工作设想
(一)突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严格落实问责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压实岗位目标责任,推行每月报送工作计划制度,实现服务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突出联合执法,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加强与应急、市监、消防、环保、交警、税务、交通等部门以及全省商务系统兄弟单位的联系和配合,建立信息通报、协助调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
(三)突出普法宣传,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加强涉企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普及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法治意识,充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体推送政策资讯、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新媒体普法格局,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