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祁阳市白水镇竹山村村民服务中心,村民们飞针走线,正在为伞具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加工好的成品雨伞将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白水纺织小镇”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今年,祁阳市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白水纺织小镇建设”,祁阳东骏纺织有限公司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400亩,积极引进相关产业,完善产业链,力争将祁阳东骏纺织产业园打造成产值过100亿元、税收达5亿元的全国最大的雨伞布、帐篷布、箱包布、服装布生产基地。
据了解,“白水纺织小镇”已拥有东骏纺织、大联纺织等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纺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居于全国先进行列。
辞别竹山村来到福桥村的天子龙蔬菜专业合作社,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在蔬菜基地管护香芋、播种胡萝卜。“我在基地做事,每年增收16000块左右。”今年65岁的王石林常年在基地从事除草施肥等工作。
眼下,正是胡萝卜播种时节,10余名村民忙碌着平整土地、起垄。来自木梓村的周件生驾驶播种机播种,机器过处,一条条种子线带整齐地种好在地里,相比传统的种植方法,播种机不仅科学、高效还节省人力。“我和工友每天每人可以种15亩地,每月工资3600元,蛮好!”周件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祁阳市天子龙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纯介绍,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至2020年底已发展订单会员4000多户,建立示范基地3500亩、订单基地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
合作社在白水镇已建成100亩设施蔬菜基地、1200亩无公害胡萝卜(大豆)示范基地、日产100吨蔬菜净菜清洗分选包装加工生产线和1万亩外销蔬菜基地集配中心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大湾区菜篮子示范基地,合作社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社。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在文明铺镇、观音滩镇实施湖南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2000亩槟榔芋示范种植基地。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实行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合作化模式,流转土地3000多亩,签订购销农产品合同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次,帮扶带动11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谈起白水镇的发展之路,镇长唐新波满怀信心地说,白水镇将紧紧围绕祁阳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发展战略”,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扎实开展“百名楷模”评选活动,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把白水镇打造成特色工业小镇、现代农业重镇、产镇融合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宜居宜业靓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