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芒筑梦,‘祁’迹再现”暑期实践团走进永州市祁剧团,围绕祁剧的传承困境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度调研,与剧团领导、演员及学员对话,探索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突围之路。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面临生源短缺、受众老龄化等挑战。剧团负责人介绍,尽管每年开展文化下乡、周末剧场、戏曲进校园等演出150余场,但年轻观众占比仍较低。此外,幕后技艺如传统妆造也面临传承危机。“年轻人不愿学,规矩穿戴技艺可能失传。”一位青年化妆演员坦言。
为破解人才困境,剧团联合湖南职业艺术学院采用“一学期一折子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吸引年轻群体。“我们希望借助新媒体,让祁剧‘出圈’,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它的魅力。”剧团团长表示。
目前,当地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祁剧振兴。实践团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戏曲+文旅”“戏曲+数字技术”等创新模式,如打造沉浸式实景演出、开发戏曲文创等,增强祁剧的市场活力与传播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