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分享到:
2007年祁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13-05-02 11:28
  • 来源:
  • 作者:
  • 【字体:   

2007年祁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08-08-05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祁阳县,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87.85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84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69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32亿元,同比增长18.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3%、32.7%、39.0%,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34.09%、40.53%和25.3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地方生产值增长1.64%、5.3%和7.36%。
    为民办实事深入落实。全县全力落实了省、市提出的8件好事实事,县乡村公路建设、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乡镇卫生院改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村敬老院达标、农村能源建设等考核项目出色完成,切实履行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农业产值20.15亿元,林业产值2.81亿元,牧业产值18.36亿元,渔业产值4.0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2亿元,分别增长6%、7.8%、5.6%、6.9%、 9.5%。全县粮食总产量62.4万吨,增加0.68万吨,增长1.1%。其他主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产量情况:蔬菜389959吨,增长10.33%;油料19708吨,增长7.85%;豆类30748吨,增长6.04%;西瓜43946吨,增长6.8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23990

1.1

稻谷

529169

0.25

油料

19708

7.85

花生

10838

4.68

油菜籽

8110

8.36

豆类

30748

6.04

大豆

20077

4.65

蔬菜

389959

10.33

西瓜

43946

6.85

水果

126657

6.72

柑桔

58624

8.4

    林业生产。2007年完成造林面积1070公顷,比上年增长15.75%,育苗面积35.2公顷,比上年增长76%,幼林抚育面积16.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7.53%。森林覆盖率为45.5%,与上年持平。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517吨,油茶籽12370吨,板栗1020吨,木材采伐量16.02万立方米,竹材41.04万根。

2007年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油桐籽

517

12.39

油茶籽

12370

5.46

板栗

1020

6.14

木材采伐量

万立方米

16.02

-1.54

竹材

万根

126

3.28

    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持续增长。新增“万字号”猪场1个;新增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大户11户、1000头以上大户的38户;新增100只以上的养羊户112户、500羽以上的家禽饲养大户380户、水产品年产5吨以上的大户151户,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07年主要畜牧业、渔业产量如下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106584

4.49

#猪肉

85782

4.08

生猪出栏

万头

126.15

4.08

牛出栏

15100

4.14

羊出栏

45310

5.35

家禽出笼

万羽

1231.39

5.55

水产品产量

万吨

47685

7.0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2510处,完成土石方680万立方米,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854万元,200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十强县”,建立“万字号”农产品基地10个,发展订单农业面积83万亩。获“三品”农产品品牌认证60个,被评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和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县。天龙牌和银光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全年新建沼气池100个。2007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2.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3%。其中农用运输车辆达到1653台,水田耕整机械7406台,联合收割机198台,排灌机械84658余台,农产品加工机械27017台,农机装备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8.19亿元,增长26.8%。带动基地总产值5.3亿元。


三、工业、建筑业和安全生产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产值53.61亿元,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分别增长27.61%、22.6%,其中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52.66亿元,增加值18.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7%、23.3%,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中坚力量。在全部工业中,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5.6亿元,增加值11.21亿元,分别增长42.6%、27.0%。规模工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20.21%,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177099

-11.8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491

-31.97

水电

万千瓦小时

8491

-31.97

大米

232299

18.65

精制食用植物油

17225

24.1

速冻米面食品

13593

393.93

罐头

16372

87.09

印染布

万米

6770

37.07

人造板

立方米

39922

-4.09

机制纸及纸板

10052

0.88

合成氨

148416

26.82

氮肥(折含N100%)

37123

90.01

水泥

943969

21.74

平板玻璃

重量箱

1873

-6.82

日用玻璃制品

27943

310.75

生铁

40489

31.74

合金

127817

32.38

铝合金

2007

22.08

交流电动机

千瓦

54544

238.99

微电机

万台

2265

3.74

    工业技改投入加大。年内全县完成工业企业新、扩、改项目达到108个,投入总额9.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达到7.8亿元,增长31.3%。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07年,祁阳工业园新区两条主干道路即将动工建设。仅祁阳科技工业园就新增入园企业8家。全园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96亿万元,实现税金5993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2亿元,增长17.7%。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77亿元,增长11.4%,资质等级以上企业6个,完成总产值3.18亿元,增长16.2%,实现利润总额85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9万平方米,增长2.13%,房屋竣工面积60.8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2007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6人,比上年下降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人,下降20.3%;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4.49人,下降0.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7.5人,下降28.6%。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5起,造成22人死亡,10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4.5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42人,减少1.47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亿元,增长29.9%,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5亿元,增长34.9%、城乡50万元以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5亿元,增长12.5%。在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分别完成20.93亿元、13.89亿元和1.72亿元,分别增长36.5% 、33.7%和26.7%。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2007年,投入资金5.3亿元,重点支持了浯溪水电站右岸船闸浇筑混凝土至110米高程,左岸发电厂房动工建设,护坡和二期围水工程全部完工、晒北滩电站大坝浇筑混凝土至260米高程,引水发电隧洞掘进5750米,发电厂房即将建成封顶、西区设施配套完成县行政办公中心绿化全部完工、“天宇·第一城”中高档住宅小区开工建设、新陶铸中学第一批新生秋季顺利入学、浯溪路改造完成美化、绿化和亮化全部完成、中西医结合医院已正式营业、鑫利大酒店即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环兴购物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2007年,全县29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已开工29个,开工率为100%,完成投资15.05亿元,较去年增加2.14亿元,增长16.6%。项目平均投资额5191万元,增长19.7%。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2007年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额97576万元,增长23.4%;县级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3517万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34567万元,增长19.1%;零售业完成73632万元,增长19.5%;餐饮和住宿业零售额51808万元,增长16.5%;其他行业1077万元,增长16.8%。
    物价指数合理增长。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104.5%、104.7%、103.6%,比上年分别提高2.7、3.1、1.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招商引资取得好成绩。全年已新批外资企业7个,合同利用外资5925万美元,增长38.7%;实际利用外资4189万美元,增长20%。利用县外境内资金16.8亿元,增长55.0%。一般贸易出口总额1336万美元,增长27.18%。
    旅游产业有效提速。全年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行业综合收入近2.8亿元,旅游产业收入和纳税分别对全县GDP的贡献和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了3.3%和5.7%。全县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0.7亿元,已经跨入全省旅游大县行业。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07年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38亿元,增长17%,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6.6%,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9个百分点;实现货物周转量7432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4314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6.7%、1.4%。公路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其中完成通畅工程381公里。2007年末境内公路里程为3205公里,其中国道和省道178.06公里、县道86.94公里、乡道630.59公里、村道2267.45公里、高速公路41.96公里。
    邮电通讯业飞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7745万元,增长2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9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453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8万户,减少15.2%;小灵通用户1.31万户,减少4.38%;移动电话用户15.71万户,净增加 3.16万户,增长25.18%,电话普及率为67.3%。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6193户,增长14.61%。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3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469万元,增长19.0%,占总收入64.86%;上划中央两税、所得税分别为6635万元、391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855万元,增长40.9%。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双向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83亿元,比年初增长16.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4.71亿元,比年初增长15.0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3.04亿元,比年初增长22.23%,其中支持“三农”贷款9.33亿元,占28.2%,存贷比为43.57%。年内不良贷款余额6.69亿元,占总额20.24%,6家金融机构整体盈利,账面反映利润8374万元。全年各类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93.1亿元,现金支出193.1亿元。
保险事业较快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11167万元,增长18 %,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023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0144万元。各项赔付支出1590万元,增长19%,其中寿险给付赔款1111万元,财产险赔款47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拥有中小学校299所。其中,小学241所(含教学点100所),普通中学52所,职业中学6所。现有中小学在校学生133550个,其中普高17323人,初中36893人,小学72804人,职业中学6830人。现有在岗教职工12123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9276人,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2847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消除和改造危房5.5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爱心助学强势推进,全年资助5000余名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额175万元。
    全县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全县小学生升初中比率为100%,初中毕业考试合格率60%,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高考本科一、二批上线1374人,上线率17.67%。社会力量办学在规范中不断发展壮大。全县现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51个,其中幼儿园140所,普通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4所。
    科技活动取得进步。全年共有专利申请65件,授权专利49件。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项目42个。年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00万元,增长24.9%,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120万元,增长35.42%。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5万人,增长8.2%。


十、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和体育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共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群众艺术馆各一所。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都达到98%。年内共举办各种文艺活动85余场次,送戏下乡239场次,送电影下乡1230余场次。农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成了20个“乡村大 舞台”文化服务点。群文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了6场有导向性的群文化活动。
    卫生事业稳健发展。年末祁阳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28人。各类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49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659张。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78.07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1.3万人,整体参合率78.52%。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壮大。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680公里,同比增长6.18%,其中光缆网络550公里,同比增长10.8%。有线电视用户3.78万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0.7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1.08万户,增长9.2%。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98.64万人,覆盖率达98%。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全县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0余次,参赛人数达7000人次。举办了全县中小学学生田径运动会、十.一篮球赛等活动。组队参加省跆拳道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1枚,参加省田径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1枚,参加永州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获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双第一。


十一、资源与环境


    年末耕地为44.53千公顷,人均水资源2031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195.5毫米,年末水库蓄水总量1.08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10.3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017立方米。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20万元,同比增长40.4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34.68吨,同比减少12.36%,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72.38%,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年末全县自然环境保护区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606公顷。
    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感进一步加强。全年立刑事案件1451起,同比增长7.48%。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504起,其中侦破2007年前所立各类刑事案件207起。全县安全形势稳定并日趋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6起,其中死亡36人,同比下降10%。


十二、人口、劳动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末,全县总户数28.89万户,总人口10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22万人;男性53.03万人,女性48.57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9.2:100。全年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68.52万元,发放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10.55万元,共有1257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从业人员45.74万人,同比增长6.75%,其中非农从业人员16.6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36.42%。全面启动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71人,其中“4050”人员就业人数12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1505人,其中:跨省转移就业新增7149人。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县农调队百户抽样调查,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6.75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4178.5元,增长18.03%;其中:工资性收入1460.03元,增长21.85%;家庭经营纯收入2539.35元,增长21.62%,财产性收入56.47元,减少30.58%,转移性收入122.58元,减少29.0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050.8元,比上年增长16.39%。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7.62元,增长18.97%。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2007年,全县以省、市实事考核为契机,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低保保障对象4075户,14263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654万元;全县有49002农户,93600人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全年发放保障金300万元。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05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402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624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301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4529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905人。

    注:祁阳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祁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祁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E-mail:qy3219980@163.com  联系电话:0746-3263666
版权所有:祁阳政府网   备案号:湘ICP备05013890号  湘公网安备:43112102000120  网站标识码:4311210015号

  • 湖南省政府网